目錄

白石角站2023發展規劃與周邊房屋計劃
白石角站2023的規劃進展備受關注,根據政府最新文件,該站預計於2033年落成,並以釋放周邊土地潛力為主要目標。以下是相關發展重點:
項目 | 內容摘要 |
---|---|
車站定位 | 不設上蓋物業,僅保留鐵路運作設施,但鄰近用地將進行大規模發展 |
房屋供應 | 原計劃提供1萬個公私營單位,近期傾向改為「私營為主」 |
時間表 | 初步建議延至2024年第二/三季公佈,車站目標2033年通車 |
配套設施 | 擬建長者中心、交通交匯處,配合科學園交通需求 |
發展局解釋,調整房屋比例是因應區內特性及公營房屋供應已達長期策略目標。據悉,車站選址周邊5公頃用地將分階段開發,雖延遲公佈細節,但強調不影響車站工程進度。
土地用途爭議
部分區議員質疑改動過急,可能壓縮公眾諮詢空間。不過政府強調,轉向私營發展能更有效帶動創科走廊經濟效益,並透過賣地收益補貼基建成本。
交通規劃進展
港鐵正研究車站具體設計,包括與現有東鐵綫的接駁方案。周邊道路擴建工程亦同步展開,以應付未來人口增長需求。
白石角站何時開始興建?預計2033年完工時間表詳解
白石角站作為香港東鐵綫的新增車站,一直備受市民關注。根據港鐵最新公佈的計劃,白石角站將於2025年正式動工,並預計於2033年全面竣工。以下是該項目的關鍵時間表及相關細節:
階段 | 時間節點 | 主要內容 |
---|---|---|
規劃審批 | 2023年-2024年 | 完成環境評估及詳細設計 |
工程招標 | 2024年底 | 展開土建及機電工程合約招標 |
主體施工 | 2025年-2031年 | 進行車站結構、軌道鋪設等工程 |
系統測試 | 2032年 | 列車運行測試及安全檢查 |
正式通車 | 2033年 | 全面投入服務 |
項目選址於科學園附近,旨在紓緩該區交通壓力,並配合「北部都會區」發展策略。工程期間將採用隔音屏障及臨時交通改道措施,以減少對周邊居民的影響。
為何白石角站周邊要興建1萬個住宅單位?
為何白石角站周邊要興建1萬個住宅單位? 這個問題涉及香港房屋政策、交通規劃及區域發展等多重因素。隨著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推進,政府需透過大規模住宅項目應對住屋需求,而白石角站作為科學園與大學站的樞紐,具備戰略性定位。
主要興建原因分析
因素 | 説明 |
---|---|
房屋供應短缺 | 香港長期面臨住屋壓力,新增單位可緩解輪候公屋及私樓價格高企問題 |
交通配套升級 | 配合東鐵線白石角站通車,提升通勤效率,吸引人口遷入 |
創科走廊發展 | 毗鄰科學園及中大,提供職住平衡環境,促進「產學研」協作 |
土地資源利用 | 善用閒置棕地及未開發用地,符合「北部都會區」規劃方向 |
潛在影響與爭議
- 社區承載力:需同步擴建學校、醫療等設施
- 生態爭議:部分用地鄰近吐露港,環評報告曾引發保育團體關注
- 樓市波動:大量供應可能影響周邊二手市場價格
政府強調項目將分階段發展,並已預留30%用地作公共設施用途,具體規劃細節如下:
階段 | 時間表 | 住宅單位數量 | 配套重點 |
---|---|---|---|
第一期 | 2025-2028 | 3,200 | 增建小學及社區會堂 |
第二期 | 2029-2032 | 4,500 | 擴闊吐露港單車徑 |
第三期 | 2033年後 | 2,300 | 商業零售與綠化空間整合 |
白石角站發展項目如何影響大埔區交通規劃?
白石角站發展項目如何影響大埔區交通規劃?這個問題近年成為區內居民及規劃部門的關注焦點。隨著科學園及私人住宅項目的擴建,新增人口及車流將對現有交通網絡構成壓力,以下從多角度分析其潛在影響:
主要交通影響範疇
影響層面 | 現狀情況 | 發展後預測變化 |
---|---|---|
道路負荷 | 吐露港公路經常擠塞 | 新增接駁道路需求增加30% |
公共交通 | 依賴72A/272A巴士線 | 擬增設專線小巴及巴士班次 |
行人設施 | 缺乏完善行人天橋網絡 | 規劃連接科學園步行系統 |
停車位供應 | 商業區車位不足 | 新建兩層地庫停車場 |
具體規劃措施
- 道路擴容工程:擬擴闊創新路交匯處至雙線行車
- 鐵路接駁優化:研究東鐵綫白石角站月台增建可行性
- 實時交通管理:安裝AI車流監測系統於主要路口
發展局文件顯示,項目將分三階段實施交通改善方案,首階段工程預計2025年展開。區議會報告指出,需同步考慮周邊學校區的上下課時段交通分流安排。